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中间吧啦临死之前对李珥说:
小耳朵,谢谢你。
请代替我,好好幸福。
这是小说最后番外时候饶雪漫给出的标准答案。我们可以根据电影情节进行分析,电影开头旁白告诉观众:甜言蜜语要对左耳说,加上所谓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后吧啦的遗言一定是某种祝福,关键在于这句话是留给李珥的还是张漾。我认为是李珥,吧啦给小耳朵打电话哭着说的话其实就是她最后想对李珥说的。而他想对张漾说的,也就是她在自己房间字条上写的,要让他幸福。
电影左耳结局的时候,张漾在李珥左耳边说的话是:
我爱你,小耳朵。
因为电影开头旁白告诉观众:甜言蜜语要对左耳说。
我其实对左耳这部小说还是很有感情的,因为它是我初中时候最喜欢的小说之一。电影出来以后,很多人骂它矫情,但是,年少的时候大家谁不都有那么点小矫情嘛。还有许多观点认为它表现的青春是苍白的、堕落的、无病呻吟的,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苛刻。就如同小时代有很多人说它拜金一样,小说本身就表达了那么个主题,电影只是延续而已,就没有必要挨两次骂了吧。
我们从电影本身来看,这部电影幸运的和何以笙箫默在同一档期上映,与何以相比,这起码称得上是一部有着完整剧情的电影而非商务PPT。这部电影名义上的导演是苏有朋,但是看得出来,它的套路很有赵薇致青春的风格,电影的道具、音乐都非常接地气,没有刻意表现出唯美。另外,就是两个人都对小说做了较大的改动。但是,赵薇的改动上算合理,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苏导的改动却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1影片中打篮球的场景,黑人要找许弋麻烦,张漾上去替他解围。张漾和许弋不是有仇吗?为什么帮他解围?
2在张漾在天台和吧啦讲述了自己苦逼身世之后,吧啦在吵架的时候对张漾说:你妈没教育过你吗?吧啦那么爱张漾,为什么要戳他痛脚?黎吧啦是聪明女孩,即使吵架她也应该很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3影片结局的时候张漾对小耳朵说在开学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注意她了,这个话完完全全的败笔,画蛇添足。片中没有任何明示和暗示表达张漾对李珥有不同之处,结尾的这段近乎表白的话非常突兀。
另外不得不吐槽一下几位新人演员的演技。所有人之中,演技最好的无疑是马思纯,黎吧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马思纯也将她刻画的很好。相较之下,陈都灵除了长得像李珥,她完全没有表现出角色魅力。她成功的将女主角沦为配角,黎吧啦的形象完全把她盖过了。她在电影里,最开始在拉面馆对吧啦、吧啦死后对张漾、中间被叫家长时候对自己妈妈都表现出了一种敏感、隐隐压抑的愤怒,有种莫名其妙的理直气壮的情绪,像是不懂事的孩子,而不是内向的乖乖女。
作为男主的张漾由欧豪扮演,欧豪那奇怪的口音完全打破了苏导苦心营造的接地气的环境,
他的音调带着一点港台腔,显得格格不入。另外,他完全没有表现出张漾这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角色魅力,他似乎更适合优等生而非坏孩子,他和女主没有什么明显的眼神、动作的互动,让两个人的感情显得有点不合常理。
许弋,在小说里就是一个很悲剧的角色,在电影里同样很惨。电影把书中几处能洗白许弋的地方删的一干二净,连他出场最后的戏份都被定格在出轨上,完完全全的塑造了一个渣男形象。